绝迹志

白鱀豚

推定绝灭 | 2004

Baiji

Lipotes vexillifer

鲸下目 - 白鱀豚科 - 白鱀豚属

白鱀豚,一种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水系的淡水豚。白鱀豚科的唯一现代物种。白鱀豚是自成一科的古老孑遗物种,它和其他淡水豚(恒河豚、亚马逊河豚、拉普拉塔河豚)被看成是同一个祖先在相当古老时(至少1500万年前)就独立分化的并系群,和所有生存到现代的鲸豚物种都没有亲缘关系。1

白鱀豚有淡水豚共同的,特化出来适应淡水生活的外形特点:高度依赖回声定位(视力退化)、吻突狭长、鲸脂层薄。相对于其他淡水豚,它体型和恒河豚类似(小于亚马逊河豚,大于拉普拉塔河豚,体长约2~2.5米,雌性体型稍大于雄性),但流线型体型更明显,吻突有一个微小的上升角度,背部颜色呈带灰的淡蓝色,腹部呈洁白色。和其他淡水豚一样,白鱀豚有三角形背鳍,露出水面时在光线下呈浅色,这是它们最初得名“白旗”的原因。

白鱀豚以长江流域的淡水鱼类为食。它们和其他鲸豚类一样,主要群居生活,但群落规模一般不大,在数只之间。它们繁育的周期类似其他鲸豚类生物,在10个月以上,长达一年,妊娠率较低,约30%左右,这在以繁殖艰难著称的鲸豚生物中也是偏低的。可以说它们是相当高贵,又相当脆弱的顶级捕食者。

白鱀豚因长江流域开发造成的栖息地破碎、工业污染,以及人类江上活动直接造成个体意外死亡等原因,在20世纪下半叶数量急剧减少,走向灭绝。

最后一只人类已知的活体白鱀豚,野外捕获后人工饲养的“淇淇”于2002年7月14日去世于武汉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,时年约23~25岁。此前,20世纪最后几年的野外观测只发现了个位数个体。2004年,在长江南京段发现一只搁浅死亡的白鱀豚。2006年,为期六周的长江淡水豚考察未发现任何白鱀豚,考察结束后,宣布其功能性灭绝。2007年,有一次较为可信,但未经证实的野外目击记录。此后杳无音讯。2 考虑到白鱀豚社会化的生活方式,且其分布范围是全球人类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,尤其在中国政府颁布长江禁渔政策,投入力量保护长江现存的淡水豚——江豚的背景下,仍然多年没有可信的野外目击报告,白鱀豚的灭绝基本可以确定。

淇淇,Roland Seitre摄,Wikimedia Commons
背颈部的大洞是1980年被渔民捕捞时,渔船的铁钩造成的。
淇淇,1984年8月,超声波检查,新华社
淇淇,2000年1月,中科院水生所
水生所科研人员左起:陈佩薰、刘仁俊、王丁、张先锋
注意白鱀豚退化的,位于头部两侧的眼睛,以及大致以吻突与眼裂为分界线,背部与腹部明显的淡灰蓝-大理石白分界线。这是对淡水环境的适应,从江面看时,淡灰蓝色与长江较混浊的江水融为一体,从水中向上看时,水面反射的光线又有效地遮蔽了白色的腹部。
Qiqi 1
Qiqi 2
淇淇,中科院水生所
淇淇生前所在的水生所白鱀豚馆现在(2024年)主要负责长江江豚的保护与研究。

眼睁睁看着这么一个奇妙的美丽物种就在我们眼前消失,王丁心里留下深刻印迹。馆里没有白鱀豚了,馆名依然叫白鱀豚馆,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也没有更名——这是1996年接任学科组长的王丁的坚持。
“白鱀豚这三个字就是个符号,它告诉你以前发生了什么事,我们以后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发生,我们应该做什么。所以它应该成为一个警示信号。”王丁说。3

淡水豚与活动范围包括淡水的海豚。图片左上角逆时针起:亚马逊河豚、恒河豚、印度河豚、白鱀豚、拉普拉塔河豚。来源:Peppermint Narwhal Creative
注意白鱀豚与体型相近的印度/恒河豚的长吻突:都是匙型,但前者更窄,边缘的弧度更明显;后者更宽与扁平。

  1. 杨光, 周开亚, 淡水豚类分子系统发生的研究,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, 2006 ↩︎

  2. 2015年后仍有零星目击记录,但没有留下可经确证的影像资料。 ↩︎

  3. 金立旺等,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·长江篇丨守护“长江的微笑”, 新华网, 2023年7月26日 ↩︎